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互动交流

积极发挥政务新媒体引导作用

发布时间:2024-02-20 07:25:07 来源:乐鱼彩票 作者:乐鱼官网最新版下载 点击量: 52次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网络空间是获取信息和公共服务的平台,是开展社会交往的新场域,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当前,政务新媒体已经成为党和政府在网络空间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渠道和平台,成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政务新媒体是认真践行网上群众路线的有效手段,在积极推进政务公开、优化政务服务、凝聚社会共识、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同时一些政务新媒体还存在功能定位不清晰、信息发布不严谨、建设运维不规范、监督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僵尸”粉丝、不互动无服务等现象时有发生,对政府形象和公信力造成不良影响。应该通过打造权威话语主体、建构主流话语体系、增强主流价值认同等,引导网络思想,构建清朗网络空间,助力良好网络生态建设。

  明确角色定位,打造权威话语主体。政务新媒体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重要渠道。通过政务信息网上公开、政务网上引导,塑造主流话语主体。同时,在权威认同的基础上,引导其他话语主体合力参与网络空间治理,积极构建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一是建立定位精准、协调有序、监管有力的政务新媒体矩阵,组建一支过硬、业务精通、知网懂网、服务热情、善于沟通的新媒体运营和管理干部队伍,不断强化党和政府在网络空间的领导和主导功能,塑造强有力的主流话语体系。二是做好权威信息发布和引导,对涉及公共利益的政策和事项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对群众关切和质疑的问题及时进行权威解答,以来源准确权威的信息挤压虚假信息的滋生空间;把握群众关切,紧随社会热点,找准政务服务和百姓需求的契合点,主动捕捉、遴选具有正向激励价值的话题,营造正面;面对重大舆情时,及时提供权威信息、进行专业分析、作出科学解释,赢得群众信任。三是形成多元主体协同机制,政务新媒体依据权威话语主体的角色定位,形成合力,引导新闻媒体坚守新闻职业操守,引导新媒体组织严守行业道德规范,引导广大网民遵守网络社会的道德和法律规范,协同治理网络空间的内容传播失范。

  加强内容建设,优化内容策略。无论技术如何变迁,内容的建设是信息传播永恒的主题。政务新媒体应从需求出发,适应网络发展新的表达形式和表达需求,进一步优化政务新媒体内容策略,真正打造高质量的内容传播。第一,把握传播规律和公众需求,发布既准确权威又“亲民”“接地气”的政务信息。科学调整传播政务信息内容的比例,及时对涉及本地区或部门的重要政务信息进行独家发布或联合发布。此外,应重视内容的原创性,在推动政务新媒体矩阵化建设的基础上实现内容的集体制作、协同生产。第二,内容上善用共情传播。避免使用生硬的、命令式的、教导式的话语体系,在对内容的组织上用人们可亲可感的内容和语态引起共鸣。既晓之以理,更动之以情。通过理解他人,传播信息,沟通情感,从内容上的精彩带动心理机制的转变,在引导的同时,更要赢得民心。第三,内容要有深度。作为主流的政务媒体,在内容构造中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在出现导向不清晰的时候,要言简意赅的亮明态度。同时,内容还要体现出理论性和思想性,呈现表象背后的本质,揭示现象背后的规律。肩负起引导、传播知识、繁荣文化的重任,真正将有价值的内容得到人们理解、接受和认同。

  提高传播质量,建构主流话语体系。政务新媒体与群众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是与政府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在处置社会热点问题、网络和重大舆情事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汇聚正能量的主流话语体系建构中发挥生力军作用。主流话语体系的建构不仅需要技术手段的更替,也需要融入新的社会治理理念,以新的表达形式和载体获得公众的理解、认同和信任。一是转变理念,强调服务意识,从群众切身利益出发,在做好权威信息发布的同时做好服务供给,重点提供群众关切的内容、日常生活需要的服务,通过“掌上办”“指尖办”方便群众工作和生活,积极塑造服务型政务话语形象。二是更新表达形式,在语言运用中大胆吸收、借鉴网络空间中的积极成分,丰富表达形式,用简洁明了、生动活泼、个性化、亲民化的语言得到群众的青睐。三是丰富话语载体,依托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新闻推送平台以及政务客户端,采用短视频、微直播、微访谈、动图等多种表现形式,在群众习惯使用的平台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与群众开展互动交流,建构有亲和力、影响力和感召力的话语体系。

  完善设置框架,增强主流价值认同。借助政务新媒体推进主流价值的日常化、场景化、互动化传播,增强主流价值观在网络空间的主导力、控制力和引领力,进而提升主流价值的社会认同。一是科学设置议题,加强正面报道,通过政务新媒体聚焦群众身边的奋斗事迹和群众中的人民英雄,提高正面宣传的可信度、可视性和感染力,引发广大人民群众共鸣,并吸引网民共同参与讨论,在宣传报道和互动交流中潜移默化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网民素养情趣、格调品位和价值追求。二是团结、引领主流价值传播力量,利用政务新媒体的平台作用,团结和引导有影响力的网络作家、自由撰稿人、自媒体人等新群体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工作中,共同抓好网络内容生产,创作出反映新气象、弘扬主旋律的优秀作品。三是增强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的能力,政务新媒体要实时监控网络舆情,对于网络空间的不实信息和错误,要敢于亮剑、敢于斗争,及时作出科学判断、进行正面发声、开展理性辩论,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在网络空间的影响力。(王冰)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习总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乐鱼官网登录app